重慶報廢汽車回收管理的問題與建議
回收渠道及管理不健全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報廢車分會表示,按照2015年到2017年回收數據來看,流入到我們正規報廢汽車拆解廠的這些報廢汽車,僅占到注銷車輛的20%-25%。公開數據顯示,2017年全國機動車
回收數量達到174.1萬輛,同比下降了3.1%,其中汽車為147.2萬輛,同比下降7.6%。據業內人士透露,市場中有60%以上的比例,被不同的市場主體消化掉,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法拆解。 問題二 報廢車輛非法再利用 一是直接被“套牌”轉賣到了農村、偏遠山區,隨著這兩年農村私家車市場的正規化,買這種車的人正在減少。 二是被非法拆解之后部分零部件流入汽配交易市場。第三個流向就是進入拼裝市場,進
行改裝后重新上路。被轉賣到邊遠地區的報廢車不但已經對正規回收企業造成沖擊,還造成了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。 問題三 回收利用模式不清晰 中國的報廢汽車在回收利用過程中并沒有完全挖掘出廢舊產品價值,而是當作“收購廢品”一般來進行處理,非常浪費。更何況現在報廢汽車回收企業成本越來越高,除工人工資、繳納稅款,還要支付
場地規范費、垃圾清運費等,基本上無法得到足夠可觀的利潤回報。 “ 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,更值得深思。目前發達國家報廢汽車的材料回收率普遍都在80%以上。在德國,1995年底在全德國建起了回收廢舊汽車的經營網絡,每年回收近250萬輛車;在法國,一些汽車公
司與回收企業聯合建立了報廢汽車回收中心,現在接近75%的零部件得到利用。有關資料表明,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在未來的10年內報廢汽車后的零部件再利用率將達95%。目前,我國也正在積極修訂
《報廢汽車管理辦法》,并有望近期頒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