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統計數據顯示,廢舊汽車上的鋼鐵、有色金屬零部件90%以上可回收利用,玻璃、塑料等的回收利用率也可達50%以上。在一些歐美國家,報廢汽車零部件近75%能得到再利用,而目前我國報廢汽車
拆解的可用零部件再利用率僅為10%左右,基本以銷售廢金屬為主。
“相較于擁有成熟市場機制的歐美國家,我國的報廢汽車拆解企業仍局限于產業鏈的一環,既未橫向拓寬,也沒能縱向延伸,必須盡快提高合法拆解率,規范拆解行為,提高回收利用率。”陜西省報廢
汽車回收拆解有限公司總經理惠紅釗說,隨著國家《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》(以下簡稱《辦法》)修訂版政策即將發布,有望促進報廢汽車回收率和報廢零部件再制造產業市場的發展。《辦法》不僅
從多方面鼓勵和引導廢舊汽車拆解市場走向精細化拆解、合理化循環,也從法律層面解決了再制造舊件回收合規性問題,有助于企業拓展產業鏈。
“相信隨著《辦法》的實施,未來報廢汽車有望不再一‘稱’了之,而是能一車一價,由市場自主協商定價。這樣更多報廢汽車將回歸正規拆解渠道,此舉也有利于推動汽車后市場精細化、規范化發展
,從而實現產業合理化循環。”惠紅釗說。
“報廢汽車回收利用體系建設,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,具有很強的社會性和公益性,單獨依靠企業投入困難很大,需要動員全社會力量,加大政府相關配套政策的支持力度。建議我省增加專項扶持資
金,對相關企業執行國家減免稅優惠政策,進而共同推動報廢汽車回收利用產業發展。”省供銷社經濟發展處負責人說,我省相關部門應加大對非法收購、買賣報廢汽車行為的處罰力度;出臺補貼政策
,鼓勵車主將報廢汽車交到正規回收拆解企業;嚴控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數量,提高行業準入門檻,確保正規報廢汽車拆解企業規范發展,不斷拓展產業鏈,實現報廢汽車產業的合理化循環。
——重慶報廢汽車 |